第三部分:继承李四光先生的学术思想,实现李四光先生的遗愿
1971年5月2日,周恩来总理在参加完李四光先生的追悼会后对大家说:“你们要继承李四光同志的遗志,把他没有做完的事做好”;次日,周恩来总理又明确指示:“一定要把李四光同志遗留的资料很好地整理出来。”
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几代地质力学工作者继承和弘扬李四光的科学精神,在科学研究和地质调查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地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地质力学的代表作:七本书的问世
1971年,在当时国家计委和中国科学院核心小组领导下,设立了以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孟继声任组长,许杰、沈鸿图、周国钧任副组长,共10人组成的李四光遗留资料整理小组,整理出来了七本书:《地质力学概论》、《地质力学方法》、《区域地质构造分析》、《旋扭构造》、《地震地质》、《中国第四纪冰川》、《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七本书,集中反映了李四光先生地球整体观的思维方法,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球科学理论与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反映地质力学对构造体系综合研究的阶段性新水平
以李四光的学术思想为指导,运用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先后编制完成了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构造体系图(1975)、1:400万中国构造体系与地震图(1974)、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毗邻海域构造体系图(1984)和1:2500万全球构造体系图 (2010)。这些图件,不仅反映了对构造体系综合研究的新水平,而且在矿产预测与地震预报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全球构造体系图》,包括1:2500万主图一张及说明书一份和1:7500万辅图6张及说明书6份,是一个涉及地质力学基本理论、方法、应用和研究的综合性成果。在李四光先生原划分的构造体系的基础上新建立了“全球棋盘格式构造格架”,新厘定了“全球大扭转构造体系”、“南大洋裂离式旋转构造体系”、“经向裂谷型构造体系”以及“大西洋-马里亚纳非对称型壳裂式构造体系”等,并在着重研究全球构造系统和地球运动问题过程中,把地球运动和构造体系的关系有机地应用到编图工作中。
三、地质力学综合性区域地质研究成果
1990年10月出版的中国地质学(扩编版)是李四光原著《中国地质学》(英文版,1939)的扩编版。全书共13章,以地质力学理论为主导,综合分析研究了我国20世纪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基础地质研究、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等方面取得的大量资料,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的基础地质和应用地质,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区域地质专著。这部巨著凝聚了我国地质学界几代人的心血,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地质调查和地质研究工作巨大成就的缩影,集中反映了新中国地质科学的研究新水平。
1996年出版了《李四光全集》。全集共分中国地质、地质力学(1)(2)、地质古生物、冰川地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与地震地质、其他等八册。《李四光全集》全面反映了李四光先生长达半个世纪科学研究历程及其丰硕成果,是李四光先生终生发展地球科学的成功记录与科学总结。
1997年出版的《地质力学的方法和实践》是为实现李四光的遗愿,按照他1965年草拟的《地质力学的方法与实践》编写提纲,由孙殿卿先生组织领导一批地质力学专家、学者编写完成的。先后共完成五篇七部专著和一幅全球构造体系纲要图。
这些依照李四光教授的遗愿撰写而成的鸿篇著述或依据数十载研究成果的重要归纳和总结,是李四光逝世后数十年来对地质力学研究实践的高度概括,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地质力学工作者在地质调查和地质研究工作中取得巨大成就的缩影,集中反映了新中国地质力学工作者在地质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