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迎来了第52个世界地球日。李四光纪念馆携手紫竹院学区、地质力学所团委,围绕“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宣传活动。在弘扬李四光精神的同时,引导青少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持之以恒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地球家园。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于4月1日正式启动,持续时间一个月。
走出去:送展上门,送讲到校
李四光纪念馆“走出去”,在紫竹院学区的4所小学进行巡展,花园村二小、理工附中小学部、北京实验学校、北外附小的千余名少先队员参加了活动。
李四光纪念馆综合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重点,以李四光“服务国家需要”的初心为主线,以重要历史事件和卓越贡献为点,设计制作了题为“李四光 我国科技界的一面光辉旗帜”展板,在4所小学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展览。
李四光外孙女邹宗平女士以“石迹耿千秋”为题,为花园村二小、北京实验学校、北外附小的师生做了3场讲座。通过平实感人的讲述,展示李四光爱国、求实、创新、奉献的光辉一生,使少先队员们在故事中汲取“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成长力量。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问答,北京实验学校的小记者们还对邹宗平女士进行了专访,更加深刻地领会了李四光精神内涵。
地质力学所张凯逊博士,为理工附中小学部的师生,做了题为“‘一带一路’之地质瑰宝”科普讲座。讲座在兼具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同时,加入了现场体验环节,让同学们通过VR设备,观察干酪根的分子模型,更加直观地理解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帮助同学们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年轻力量。
李四光纪念馆为学校捐赠了《听李四光讲地球的故事》、《听李四光讲古生物的故事》、《听李四光讲宇宙的故事》科普图书,矿石手标本及纪念馆馆贴等文创产品。
引进来:“参观+互动”一站式科普体验
4月21日,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的43名同学,走进李四光纪念馆,开展地球日主题班会活动。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连续四年为李四光纪念馆提供志愿服务,在他们的讲解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纪念馆,以及为契合地球日主题制作的科普长廊。
在地质力学所实验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参观了测年实验室、显微镜室等5个实验室,了解了石英、方解石等的测年方法,在显微镜下观测了岩石的微观形态和矿物晶体形态。通过互动体验,引导同学们在“活动中学、学习中悟、乐趣中思”。
数字化:搭建“互联网+科普”宣传平台
李四光纪念馆在官方网站和公众微信账号上,同时发布了“第52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专栏。专栏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科普小课堂和数字科普展览等方式,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和环保知识。
线上线下联动宣传,使公众能更加便捷、及时的了解科普资讯,把握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明确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