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寺堡开发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是我国西部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自1999年开发建设以来,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从昔日的连片荒漠一跃成为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绿洲,焕发出勃勃生机。通过对1989、1999、2006、2010、2016年五年landsand-TM遥感数据的提取、解译,可以清楚的看出1999年国家实施的生态移民战略使红寺堡生态环境恶化得到了有效修复,区域荒漠化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同时也可以看到,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荒漠化仍然具有沿沟谷边缘呈带状展布的趋势,需要引起关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荒漠化进一步蔓延。
关键词:宁夏,红寺堡,生态移民,遥感影像,生态修复
1 引言
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1-5]。红寺堡开发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从根本解决宁南山区贫困群众脱贫问题而建设的生态移民区。其目的在于利用黄河两岸广阔、平坦的干旱荒原,扬黄河之水,建立灌溉区,进而使红寺堡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适宜人类生存,从根本上解决西海固地区人民的贫困问题。因此,红寺堡移民开发区成立将近20年来区域生态环境的变迁,值得关注。近年来,遥感解译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研究土地沙漠化现状和生态环境时空演化过程的有效手段[6-10]。为了实时了解红寺堡开发区移民搬迁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次研究分别收集了1989、1999、2006、2010、2016年五年landsand-TM遥感数据,进行了融合、提取,对红寺堡移民区生态环境进行了动态监测,分析生态移民战略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2 红寺堡概况
红寺堡开发区位于烟筒山,大罗山和牛首山三山之间,东临盐池,西接中宁,南起同心,北连利通区、灵武,东西长约 80 公里,南北宽约 40 公里,区域面积 2767 平方公里。自然地理位置上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处荒漠草原与干草原的过渡地带,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上著名的荒漠区(图1)。区内降水稀缺、蒸发量大,多年平均降水量 251 mm,蒸发量高达 2388 mm,水资源严重短缺。风沙活动剧烈,全年大风日数 50 天以上,沙尘暴 20 次左右。气候干旱,土壤结构疏松,覆盖程度低,容易受到风蚀、水蚀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红寺堡开发区从 1998 年 8 月经国家正式批准开工建设,2009 年 9 月经国务院批复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扶贫扬黄移民开发区,主要搬迁安置同心、海原、原州、彭阳、西吉、隆德、泾源7县生活在贫困带上的居民。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生态移民 20 万人,初步形成了一个小城镇的规模。
3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及影响因素
为了动态监测宁夏红寺堡移民开发区成立前后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评估生态移民战略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次研究收集了北至红寺堡、南至窑山,南北 60 公里,东西 20 公里,面积 1200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landsand-TM遥感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和荒漠化影像数据提取,得到了红寺堡区沙漠化从1989年至2016年五年的时空分布变化信息(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红寺堡移民开发区荒漠化的特征:(1)红寺堡移民开发区在1989年区域荒漠化比较严重,具有面状分布的特征;(2)1999年与1989年相比,荒漠化的面积及范围突然减小,区域荒漠化得到了明显的改善;(3)2006、2010、2016年三年荒漠化的面积及范围基本稳定,但却展现出了沿着沟谷呈现带状展布的趋势。从以上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看出自1989年至2016年期间,红寺堡移民开发区荒漠化的变化趋势在1999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同时并非一成不变,由原来的面状发展逐步过渡为沿着大型沟谷边缘呈现带状展布的趋势。
图1 宁夏地区土地沙漠化类型及程度分布图[11]
分析遥感图像荒漠化的变化趋势,可以清楚的看出荒漠化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红寺堡开发区的历史变迁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1)“红寺堡”之名,有记载见于明朝,是明庆王就藩封地,历史上为军事要塞,嘉靖四十年(1561年)毁于地震。由于严重缺水,自古以来很少有人居住,丰富的土地资源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虽然也有少部分土地耕种,但产量极其低下,往往亩产只有几十公斤。因此,到处一片荒凉,区域沙漠化严重,呈现出面状分布的特点。通过1989年的遥感影像图,一方面反映了沙漠化的分布状况,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当时地广人稀的凄凉(图2)。
(2)1994年9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钱正英来宁夏考察提出了在红寺堡开发建设扬黄灌区,以解决宁南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构想。1995年12月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正式批准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简称1236工程)立项,作为重点工程列入国家“九五”计划。199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红寺堡开发区成立之初,开发区工委、管委会就把恢复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决定以红寺堡镇为中心,提出了“南保水土中治沙,扬黄灌区林网化”的生态建设方针,坚持宜林则林、宜封则封、封造并举的原则,以保护、恢复和发展生态植被为重点,有步骤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禁牧封育等生态工程建设,生态恶化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在landsand-TM遥感影像中可以清楚的看出1999年荒漠化的面积较1989年明显的减小,也正好说明了移民政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图2)。
(3)红寺堡开发区成立近20年来,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昔日的红寺堡从“黄沙漫天”的亘古荒漠一跃变成了如今蓬勃发展的“满目绿洲”,荒漠化蔓延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从2006、2010、2016年三年的landsand-TM遥感影像图上可以看到荒漠化整体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但荒漠化的根源却未得到彻底的根治,由先前的面状蔓延过渡为沿着大型河流沟谷带状延伸的趋势(图2)。因为,在河流谷地、阶地上往往沉积了大量的沙质冲积物,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过渡放牧的影响,使这些沙质沉积物更容易活化。随后,干旱的冬春季节,在强烈的西北风的推动下,
图2 宁夏红寺堡地区landsand-TM遥感影像及荒漠化解译图(1989-2016年)
(上排:遥感影像;下排:荒漠化解译)
沿着沟谷边缘迅速扩展。“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彻底根治荒漠化是实现红寺堡20万人民中国梦的起点。守得住青山绿水,才能拥抱金山银山,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当中,才能努力开创红寺堡美好的明天。
4 结论
(1)遥感图像的动态监测显示宁夏红寺堡生态移民战略有效的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荒漠化的蔓延得到了有效遏制。
(2)红寺堡生态移民并未使区域荒漠化进程得到彻底的根治,仅由先前的面状扩展逐步过渡为沿沟谷带状发展的趋势,但整体上还是比较稳定。
参考文献
1.贾国平,朱志玲,王晓涛,等.移民生计策略变迁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3): 505-513.
2.汤青.可持续生计的研究现状及未来重点趋向[J].地球科学进展,2015,30(7): 823-833.
3.何仁伟,刘邵权,陈国阶,等.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趋向[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4):657-670.
4.刘小鹏,王亚娟.我国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进展[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2):173-176.
5.李聪,柳玮,冯伟林,等.移民搬迁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基于陕南安康地区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3(6):31-44.
6.李姣,张春来,李庆,等.近15年来呼伦贝尔沙地土地沙漠化发展及其驱动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7,53(3):323-328.
7.朱孟娜,韩广,郭宇航.近10年来翁牛特旗土地沙漠化动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6,39(5):16-21.
8.胡梦珺,田丽慧,张登山,等.遥感与GIS支持下近30a来青海湖环湖区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沙漠,2012,32(4):902-909.
9.郭坚,薛娴,王涛,等.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过程研究[J].中国沙漠,2009,29(3):397-402.
10.谢花林,李波,刘黎明,等.基于空间统计学和GIS的农牧交错带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分析: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73-76.
11.王梅梅,朱志玲,吴咏梅.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沙漠化评价[J].中国沙漠,2013,33(2):3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