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主要领导人,以他为代表的地质学家所开创的地质事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他的精神鼓舞着我国几代地质工作者献身于光荣而豪迈的地质事业。
一、担任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地质部部长
1952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有计划的大规模展开,地质工作需要先行的任务越来越重,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8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决定成立地质部,李四光被任命为地质部部长。
1954年1月,地质部正式成立普查委员会,李四光兼任主任。到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末,地质部门已对七十一种矿产进行了勘探,其中有六十四种取得了储量。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1954年3月,李四光被聘为中国地震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6年3月,由地质部、石油工业部、中国科学院联合成立全国石油地质委员会,李四光为主任委员。
二、创建地质力学研究所
1956年2月,经李四光提议,地质部部务会议作出了成立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室的决定。办公地点设在地质部办公楼的地下室。地质力学研究室成立之初,由李四光兼任室主任,孙殿卿、吴磊伯任副主任。
地质力学研究所从建所开始,就负有双重使命。一是急国家之所需,开展实际的地质调查、地质勘测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二是为祖国的科学事业,为地球科学的发展,探索创新。
进入60年代后,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地质力学研究所的计划和任务在加强基础性研究的同时,更多地转向了实际应用,尤其是在矿产普查等方面。
在李四光的亲自指导下,地质力学研究所通过实际调查、科学研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如:动力成岩成矿理论与方法;构造体系控岩控矿与成矿预测方法;原位地应力测量理论与方法;石油地质力学理论……
三、建立地质科学院
1956年3月,根据毛主席的指示精神,为加强地质工作,在李四光的建议下,地质部党组决定创建地质科学研究院。
地质科学研究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最早建立的少数几个科学研究院之一,经过不断发展,已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已经成为我国专业齐全、规模最大、技术力量雄厚的地学科研机构。
四、培养地质力学人才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培养全国地质力学研究人才,李四光亲自倡导举办地质力学进修班。从1962年到1966年上半年,共举办了三期,学员达153人。李四光亲自为学员授课。进修班的学员毕业后,大多数成为各单位生产、教学、科研的骨干。另外,为普及地质力学知识,在全国各地还举办了40多期短期地质力学学习班。
五、我国现代地应力测量的创始人
李四光确信,摸清地应力活动的规律是一条探索地震预报的重要途径。他说:我看了一点外国的资料,没有人走这条路。日本、美国跟我们很接近的地方是搞形变,甚至他们也提到应变的问题,但到此就停止了,应力没有在他们的认识范围以内。所以我们就抓这一点,采用测应力的方法探索地震预报,这是我们与外国在作法上不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是走中国自己的路。
六、率先用古地磁方法研究地壳运动问题
早在20世纪40年代,当古地磁学做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刚刚创立的时候,李四光就敏锐地预见到古地磁方法在研究地壳运动问题时有可能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在与印度萨尼教授的通信中就谈到利用古地磁方法“以说明导致如印度东北部的急转弯样奇异的地壳歪曲变形的连续过程”的可能性。此后指出:“作为试测大陆规模的岩石蠕变的一种方法,在某些选定的地区系统测量古地磁,可能证明是最有帮助的”。
七、 率先引进同位素地质年龄实验方法
20世纪50年代末期,同位素地质年龄(当时称绝对年龄)在国际地质学界得到日益重视和发展,有些测试方法在某些国家日益成熟。做为定量计年方法也在地质界被认为是一场革命。
李四光敏锐地看到这场革命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在会见苏联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维诺格拉道夫院士时提出请苏联为我国培训同位素年龄专业留学生。这些人学成回国后成为我国同位素地质年龄测量研究工作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