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1:中国西北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中国西北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成果重点涵盖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吐哈盆地等西北地区大型含油气盆地。通过系统的构造-沉积-油气野外调查研究,结合其他部门研究和勘探资料,系统划分了中国西北地区发育的主要构造体系类型,详细论述了各构造体系组成、形态、分布范围、规模、发展演化史及其六大基本特征,总结了构造体系复合联合的六种关系,首次恢复了构造体系控制下的古生代盆地原型,探讨了构造体系控盆、控油气源区、控含油气体系、控油气聚集带规律,建立了六种低序次扭动构造控油气田模式。以构造体系控制油气分布为指导,对中国西北地区油气前景和方向进行了探讨,取得了重要新进展、新认识、新发现,填补和丰富了地质力学理论,成果创新性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取得的创新性认识有:
(1)首次全面系统划分了中国西北地区(以盆内为重点)构造体系类型(纬向系、西域系、北东向构造带、河西系、经向系、山字型等);提出构造体系六个演化特征(阶段性、继承性、差异性、迁移性、复杂性、转换性);指出构造体系六种复合联合关系(斜接、反接、截接、重叠、包容、改造)。
(2)首次恢复了构造体系控制下的古生代原型盆地:①震旦-奥陶系:拉张裂陷-克拉通盆地;②志留-泥盆纪:挤压挠曲克拉通盆地;③石炭-二叠纪:拉张-挤压克拉通内坳陷盆地。
(3)首次建立了六种扭动构造体系控油模式:帚状构造、雁列构造、旋扭构造、入字型构造、反S型构造、叠瓦构造。
取得的重大新发现有:
(1)首次提出中国西北地区古生界未发生区域变质,从基础上解放了古生界油气资源。古生界寒武-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两套烃源岩,特别是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演化程度适中,具巨大生烃能力,估算油气资源量为 320 亿吨油当量,表明中国西北地区古生界油气资源潜力大,勘探领域广,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2) 首次在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发现液体油苗,该油苗产于德令哈旺尕秀煤矿石炭系克鲁克组灰岩裂隙中,油源对比表明液体油苗来自石炭系泥灰岩、泥岩,构成自生自储型含油气组合。
(3) 石炭系礁、滩相在塔里木、准噶尔、吐哈、柴达木及走廊等盆地均有发育,储集油气条件良好。
以油气成藏条件综合研究为基础,以新进展、新认识、新发现为突破点,以构造体系控油为主线,重新预测和评价了西北地区四大盆地(塔里木、准噶尔、吐—哈、柴达木)及部分中小盆地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在评价优选的一级有利区带内油气勘探相继获得重大突破、重大发现,证明油气聚集有利区带预测的准确性、科学性。
本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地质力学找油理论,填补了中国西北地区主要含油气盆地构造体系及其控油作用的研究空白,为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德令哈旺尕秀煤矿剖面石炭系内油苗照